您好,欢迎来到红色教育网!

全国站 >> 影视音乐 >>红色音乐 >>中国传统红歌 >> 《黄河大合唱》:民族危亡时刻的怒吼
影视音乐

《黄河大合唱》:民族危亡时刻的怒吼

时间:2021-07-31     

《黄河大合唱》首演 点击观看

1938年9月,武汉沦陷后,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,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,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。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,聆听了高亢、悠扬的船工号子。

image.jpeg

1939年1月,光未然抵达延安后,创作了朗诵诗《黄河吟》,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,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,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《黄河大合唱》;年3月,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,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,于3月31日完成了《黄河大合唱》的作曲,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,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,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。

image (1).jpeg

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,深知民众的痛苦。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,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。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,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为了民族解放,“为抗战发出怒吼”,他纵笔谱写歌曲。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,听其朗诵《黄河吟》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,乐思如潮。创作一星期,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。

src=http___www.itfly.net_uploads_allimg_20170402_1491076637500_0.jpg&refer=http___www.itfly.jpg

光未然(左)和冼星海(右)

《黄河大合唱》于1939年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。立即引起巨大反响,随即很快唱响全国,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、保卫华北、保卫全中国,成为抗日歌曲的“主旋律”和时代的最强音。

image (2).jpeg

其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,由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,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。作品气势宏伟磅礴,音调清新、朴实优美,庄严地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、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。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,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,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,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,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、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。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强烈的时代精神。

(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红色教育网 编辑)


微信关注

微博关注

抖音关注

029-85332933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
红色教育网

网址:http://www.hsjy.net.cn

地址:西安曲江新区翠华南路808号科泰大厦803室

邮箱:813415349@qq.com

陕ICP备19017061号-3




技术支持: 橡果云 | 管理登录
分享按钮 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