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红色教育网!

全国站 >> 人物故事 >>红色人物故事 >> 杨步浩:从贫苦农民到劳动英雄
详细内容

杨步浩:从贫苦农民到劳动英雄

时间:2021-10-15     作者:雷荣【转载】   来自:延安市人民政府网

“这个是我爷爷和毛主席在中南海书房里的合影,这个是朱德为我爷爷题写的‘延安应该赶大寨’,这个是王震为我爷爷题写的‘发扬光大伟大领袖毛主席培育的延安革命精神’。” 杨宝成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沓旧物,向记者一一介绍道。

杨宝成的爷爷名叫杨步浩,是陕甘宁边区甲等劳动模范,也是延安时期与毛泽东来往最多、私交最好的农民朋友,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长达30多年。

翻开尘封的历史,打开岁月的记忆,让我们走近杨步浩,真切感受这位陕北老农那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。

image.png

“我爷爷是个受苦人,从小就开始种地干活,练就了一身的好‘苦水’。”杨宝成说。

翻看简历,1905年出生的杨步浩,10岁起就给地主揽工,1929年从横山县举家逃荒到延安县碾庄乡石家畔村。

1935年10月,中央红军到达陕北,改变了杨步浩一家人的命运。土改时,杨步浩分到一个山头,约80垧地,结束了给别人打工的苦日子。勤劳的杨步浩,在自己的土地上精耕细作,逐步过上了不愁吃、不愁穿的好日子。

1942年,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进行严厉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,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,人人开荒种地,个个纺线种菜。延水河畔、杜甫川上、南泥湾里,到处荡漾着《开荒歌》《生产大合唱》的歌声。

在南泥湾359旅驻地,当杨步浩听说毛主席也有生产任务,也要同战士一样开荒种地时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“毛主席为咱受苦人翻身解放,能过上好日子操碎了心,每天都要谋划抗日大事,咋能让他也去生产呢?”自己刚结婚,又没有拖累,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,为什么不能替他们代耕、交公粮,也好让边区领导人集中精力想更重要的事。于是,杨步浩向延安县政府提出为毛主席代耕。

毛泽东听说后,为这位朴实农民的诚心所感动,问杨步浩代耕需要什么条件。杨步浩很干脆地说:“我要四头驴、四把犁、四把耙、四担小米。”就这样,杨步浩开始为边区领导人代耕了。

自幼受苦的杨步浩有一身好“苦水”,他白天干完,晚上打着火把继续干,不怕辛苦,精耕细作。夏收后,杨步浩将碾打的第一场麦子扬了又扬,晒了又晒,亲自赶着毛驴,送到杨家岭,为毛主席代缴了一石公粮。

听说这位替他代耕代缴的农民来了,毛泽东会见了他。当毛主席问杨步浩为什么要为中央的同志代耕时,杨步浩含着热泪讲述了自己的苦难身世。最后恳切地说:“吃米不忘种谷人,我现在翻身过上了好日子,不能忘记共产党和您的恩情呀!”

第二天,毛泽东领着杨步浩来到自己的菜园地,亲手采摘了西红柿送给他,还给他的孩子们送了腊肉和饼干。回到村里后,杨步浩把主席送的东西又分送给县里的同志和村上的乡亲。

自那以后,毛泽东和杨步浩就成了不是亲戚、但比亲戚还亲的朋友,杨步浩也替毛泽东和朱老总一直代耕到1947年。在毛主席的关怀和鼓励下,杨步浩的思想觉悟和境界大大提高,他不仅入了党还当上了村干部。

“一人富不算富,全庄、全乡、全县乃至全边区农民都富起来才能更好地支援抗战。”杨步浩不仅年年多打粮食、多缴公粮,而且带头搞变工互助。打井抗旱、扫盲识字、安置移难民,样样工作他都走在前面,使川口区六乡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乡。

1945年1月,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群英会上,杨步浩被授予“劳动英雄”称号。

1946年6月,国民党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,内战全面爆发。延安各单位忙着备战、动员群众搞好粮食储备工作。杨步浩将自己发明的打地窖藏粮的办法介绍给毛泽东,并在枣园一株梨树下作了示范。毛泽东看后,觉得这办法好,便让杨步浩去边区治保会上介绍经验。

1947年春节刚过,毛泽东就把杨步浩找来,关心地问:“胡宗南要进攻延安了,我们要暂时撤离。你是劳动英雄,有点名气,敌人来了不会放过你的。你考虑是随我们一起转移还是参加地方游击队呢?”

“我不能拖累您,我要和游击队一起保卫边区,保卫党中央。”杨步浩说。当年3月,党中央撤离了延安,毛泽东也离开了战斗13个春秋的延安、离开了杨步浩。

两位老朋友从此分开,天各一方,相互惦念。

“我爸爸在家里排行老大,作为长子,他从小便跟着爷爷一起下地干活,帮助家里减轻负担。”杨宝成回忆道。

全国解放后,杨步浩留在石畔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,带领村民开荒种地,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。

1954年,在一次耕地时,杨步浩的一只胳膊骨折了,接好后仍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,无奈之下,他只好听从组织安排,离开农村到县种子公司工作。

种子公司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。期间,由于杨步浩熟悉农业生产,经常深入农村宣传动员,推广优良品种,为籽种的更新换代、农业丰收奔走在田间地头。

后来,新中国的成立,让延安走出中国、走向世界,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。逐渐地,来延安参观的外宾和国内游客的大量增加,他们都想近距离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业绩,亲身感受延安时期的那段光辉历史。

为了更好介绍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的真实事迹,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教育,杨步浩这个延安时期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老英雄和历史的见证人,于1970年被调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工作。在王家坪革命旧址,杨步浩介绍他同领袖的亲切往来,讲述他同老一辈革命家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,生动、具体地介绍老一辈革命家的音容笑貌,以及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,使人们在感慨万端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。

“在万恶的旧社会,地主把我不当人……”杨步浩演讲时的开篇话朴实无华,道出了他历经的悲惨遭遇。在他充满激情的言谈举止中,人们不知不觉就走进了如火如荼的延安岁月。

“听大人说,我爷爷与毛泽东、朱德还一直保持着联系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,虽然曾经一度中断联系,但爷爷心中仍然牵挂着他们。”杨宝成说。“那些年爷爷工作特别认真,经常给游客一遍一遍讲解他们的故事,每次讲解心情都特别激动。”

1973年6月,周恩来回到延安,在停留的22个小时内,百忙之中来到延安革命博物馆接见了杨步浩,并代表毛泽东向他致以问候。

1977年7月,延安暴雨成灾,引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,年过七旬的杨步浩和家人不幸被洪水夺去了生命。这位农民英雄,就这样走完了普通但不平凡的一生,留下了无尽的遗憾。

“1946年春节,在杨步浩的带领下,延安川口区六乡的秧歌队,从南关一直扭到王家坪军委礼堂院里,向毛主席敬献了‘人民救星’的金字匾。”在王家坪革命旧址,讲解员贺丽丽每天都向游客作着讲解。在她精彩的讲解下,劳动英雄杨步浩的许多故事被人们所知晓。

“战争年代,谁愿意送自己的儿子当兵上战场,那可是去送死,他就把两个儿子送到了战场。困难时期,谁愿意自己家的粮食捐献出来,他一次次把粮食上交红军。这种觉悟和精神,让我们心生敬意。”听完讲解,游客齐宏瑞心情激动。

image.png

杨宝成自幼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,长大后也当了兵,复员后一心一意搞起了红色收藏。“‘吃水不忘打井人,翻身不忘共产党。’这是爷爷留给我们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,是我们家的座右铭,干事做人的‘指南针’。我会遵照继承爷爷的遗志,把红色资源利用好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。”杨宝成说。

图片均转载自网络

微信关注

微博关注

抖音关注

029-85332933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
红色教育网

网址:http://www.hsjy.net.cn

地址:西安曲江新区翠华南路808号科泰大厦803室

邮箱:813415349@qq.com

陕ICP备19017061号-3




技术支持: 橡果云 | 管理登录
分享按钮 seo seo